海口:城市向绿而生 生活向美而行
发表时间:2024/06/18 02:01:06  作者:kaiyun欧洲杯app 

  4月27日,在2024海南(海口)万人健步大会上,健步爱好者在享受运动的同时感受海口城市之美。 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在当天举办的“全国低碳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全国39个市(区)入选,海口名列其中。当天,海口举办多场绿色低碳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公园活动,引导市民群众深入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是高水平发展的底色。在海口,绿色工厂、零碳工厂不断建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城市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城市的绿色底色越擦越亮。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单元。去年年底,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23年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海口3家企业入选,成为全市推进工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上游打造“绿色能源中心”,建成光伏发电站、水制氢、高压加氢一体站;中游打造绿色工厂,迭代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研发与产业化;下游提供绿色智慧的出行服务……作为海口国家高新区代表性工业公司之一,海南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温国安介绍,近年来,海南海马汽车坚持打造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汽车生态体,实现了从光伏发电到电解水制氢、再到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全产业链零碳排放,为推动海南全域汽车清洁能源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日,海马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海口正式投入示范运营,这也标志着海马汽车打造的海南自贸港零碳排放汽车生态体示范项目基本建成。“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的策略,向智能、绿色制造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升级。”温国安和记者说,下一步企业将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坚持向“绿”而行,海南海马汽车并非个例。作为海南首家获得中国节能协会认证的零碳工厂,近年来,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数字化工厂坚定走符合ESG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之路,将数字化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在工厂碳减排全链路。经核算,目前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可实现温室气体100%抵消,已达到Ⅰ型五星级零碳工厂等级。

  除了绿色工厂,海口还在建设“绿色园区”。2023年,海口国家高新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在试点建设中,海口国家高新区将建立“无废药企”示范标杆,打造重点产业领域减污降碳特色路径;推动园区原有塑料加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绿色新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打造生物降解塑料绿色产业集聚区,全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近年来,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数字化工厂,将数字化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在工厂碳减排全链路。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海口白沙门公园有一个环保教育站,废旧物品在这里总能派上新的用场。旧衣服、旧家电、旧家具可以按需拿取,旧衣服还会被制成环保袋、坐垫,免费赠送给市民。“旧物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世界资源,也能减少垃圾产生。”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站长蒋军伟说道。

  这里不仅是旧物循环的枢纽,也是一个环保教育课堂。在环保教育站二楼,摆放着塑料袋制成的沙发、废旧水瓶制成的教具、旧衣物制成的坐垫等。在环保教育站的带动下,慢慢的变多的市民和大学生成为志愿者,加入环保志愿行列,开展捡拾沙滩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回收旧物等志愿活动。蒋军伟和记者说,环保教育站成立以来,平均每年有超过3万人参与环保课堂和环保志愿活动。

  除了资源循环利用,在海口,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驾驶新能源汽车上下班、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每天做好垃圾分类……如今,绿色低碳理念已渗透到海口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带动全社会向“绿”而生。

  绿色出行比例逐步的提升。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13.59%,新能源汽车上牌数占比49.7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绿色建筑成为主流。海口全部住宅项目、1000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单体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均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3年,海口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均超过85%。

  垃圾分类不断普及。截至目前,海口已建成垃圾分类收集屋1456座,垃圾分类收集亭1658座,52个“两网”融合回收点,2个可回收中转站,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在海口,市民还有自己的“绿色账本”。打开海南“碳普惠”小程序,市民可通过亮码办事、绿色出行等生活行为,积攒碳积分。比如,每天步行1000至5000步可获得1个碳积分;在线个碳积分,这些碳积分可拿来兑换相应奖励。此外,节电、节水、节气、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这些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日渐成为新时尚。

  在海口,绿色出行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图为骑行爱好者在海口火山口大道骑行。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近日,在“无废景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游客李雷带着家人前来观看熊猫“贡贡”。他发现,这个动植物园不仅参观流程快捷轻松,无需纸质票,仅用手机购票扫码就可以入场参观,场馆内环境也十分干净且充满童趣。当得知园内动物的玩具、路边的动物雕塑、古朴的木栈道,都是旧物回收利用时,李雷不禁竖起大拇指:“在‘无废景区’我们也要做‘无废游客’。”

  2022年,海口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目前已创建5家“无废景区”、6家“无废酒店”、5家“无废医药企业”,通过激活“无废细胞”,将“无废文化”渗透进社会各个角落,打通全市绿色生活发展“大循环”,让“无废城市”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绿色低碳的椰城,也是“无塑”的椰城。自海南全域禁塑以来,海口持续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聚力打造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园区,全生物降解材料产品年产能7.3万吨,重点行业场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84.8%。

  截至目前,海口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396.8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3%;全市森林面积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6%。在城市的边角地,海口新建、改建了162个“口袋公园”,让城市更加绿意盎然,也让市民享受更多生态福祉。

  穿行在海口的街巷,城市与湿地相互交融,鸟鸣虫语不绝于耳。随着城市向“绿”发展,慢慢的变多的“新朋友”落户海口。经过连续多年的监测,海口美舍河、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明显地增加,观鸟等自然观察活动慢慢的受到人们的青睐。

  2023年,海口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5%,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海口湾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美舍河跻身全国“最美家乡河”;五源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